-
0fhz 2013-09-17 19:38:31 | 河北省 其他专业 | 739查看 1回答
2013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中的问题
背景:某施工单位决定参与某工程的投标。在基本确定技术方案后,为提高竞争能力,对其中某关键技术措施拟定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若以C表示费用(费用单位为万元),T表示工期(时间单位为周),则方案一的费用为C1 = 100 + 4T;方案二的费用为C2 = 150 + 3T;方案三的费用为C3 = 250 + 2T。 经分析,这种技术措施的三个比选方案对施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均没有影响。各关键工作可压缩的时间及相应增加的费用见表2-25。 在问题2和问题3的分析中,假定所有关键工作压缩后不改变关键线路。 表2-25 关键工作 A C E H M 可压缩时间∕周 1 2 1 3 2 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万元∕周) 3.5 2.5 4.5 6.0 2.0 问题2:若该工程的合理工期为60周,该施工单位相应的估价为1653万元。为了争取中标,该施工单位投标应报工期和报价各为多少? 解: 由于工期为60周时应采用方案二,相应的费用函数为C2 = 150 + 3T,所以,对每压缩1周时间所增加的费用小于3 万元的关键工作均可以压缩,即应对关键工作C和M进行压缩。 则自报工期应为: 60 -2 -2 = 56周 相应的报价为: 1 653 -(60 - 56)×3 + 2.5×2 + 2.0×2 = 1 650万元 我的问题是每压缩1周所增加的费用3万元是怎吗来的,我的理解是60周时是C2=150+3T=150+3*60=330,59周时是C2=150+3*59=327,两者相减压缩1周费用应该减少3万,而答案是压缩1周费用增加,这就不理解了,求解?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3就是公式里面的3t的里面的三
2013-09-18 08:47:39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