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qq.com 2014-10-15 09:12:16 | 江苏省 其他专业 | 2312查看 4回答
梁下部钢筋的算法
1.。第一种情况:KL1(3)集中标注4c16;4c16共3跨. 然后原位标注第一跨的时候,梁下部钢筋标注为6c16 4/2. 第二跨的时候也是6c16 4/2;这种情况的算法是这样吗? (1.)。先算下部通长筋长度=梁总净长+弯锚(共4根16的);然后下部第一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一跨净长+lae的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弯锚(端头锚固)(共2根16);第二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二跨净长+2*Lae(支座两侧的长度)(共2根16),请问这种是正确的吗? 2.。第二种情况:KL1(3)集中标注中只写了4c16,没写下部钢筋信息。然后原位标注第一跨的时候,梁下部钢筋标注为6c16 4/2. 第二跨的时候也是6c16 4/2;第三跨的时候也是6c16 4/2; (2)这种情况的钢筋算法,先第一跨下部钢筋长度=弯锚(端头锚固)+第一跨净长+Lae(锚入中间支座长度)(共6根16);第二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二跨净长+2*Lae(两端均需锚入中间支座) (共6根16);第三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三跨净长+弯锚+Lae(端头锚入只中间支座)(共6根16)。 这种算法对吗?? 3.如果上面的算法都是对的,那我想问下,第二种情况,既然三跨的钢筋配筋信息都一样,为什么不能直接按照通长筋的算法来计算呢?钢筋布置的原则不是能通长布置的尽量通长布置吗?问题补充:有些哥们说我的第二种情况不是说明的太清楚,再补充下: 第二种情况是说梁集中标注只标注了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钢筋信息。下部钢筋信息均写在了梁的原位标注,所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即使每跨的配筋都一样也不能按照通长筋的算法来计算?
全部回答
(4)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11G101图集规定----框架梁下部钢筋遇到支座时是断开设置的
2014-10-15 16:43:42
-
一般是按第一种方法计算的,软件默认的是梁下部通长筋遇支座连续通过,原位标注钢筋遇支座断开,可在计算设置中设置梁钢筋遇支座做法。
2014-10-16 12:27:28
-
有这种规定?那下部有通长筋的梁怎么办?断开?那还叫通长筋吗? 11G图集标准构造图集多少页说明了??
不是断开的,你的理解是对的
(1.)。先算下部通长筋长度=梁总净长+弯锚(共4根16的);然后下部第一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一跨净长+lae的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弯锚(端头锚固)(共2根16);第二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二跨净长+2*Lae(支座两侧的长度)(共2根16),请问这种是正确的吗?你的下部通长筋是错误的计算
你查看11图集32页 支座处非通长筋算法
2.。第二种情况:KL1(3)集中标注中只写了4c16,没写下部钢筋信息。然后原位标注第一跨的时候,梁下部钢筋标注为6c16 4/2. 第二跨的时候也是6c16 4/2;第三跨的时候也是6c16 4/2;(2)这种情况的钢筋算法,先第一跨下部钢筋长度=弯锚(端头锚固)+第一跨净长+Lae(锚入中间支座长度)(共6根16);第二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二跨净长+2*Lae(两端均需锚入中间支座) (共6根16);第三跨下部钢筋长度=第三跨净长+弯锚+Lae(端头锚入只中间支座)(共6根16)。 这种算法对吗??你的下部通长筋是错误的计算
同上面错误一样 所以你的算法都错了,你仔细看看图集
还有你在这里描述的有些不清楚 集中标注中只写了4c16 这个标注的意思是上部通长筋围4c16 不包含下部哦
2014-10-16 12:57:01
-
下部钢筋通长布置4C16,当下部原位标注6C16时,就在该跨的下部钢筋栏输入2c16.锚固,按软件默认的好了。
2014-10-16 12:27:38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