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06-07 10:42:04 | 河南省 土建 | 563查看 1回答
请问抗震缝和墙面变形缝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别介绍如下:
(一)伸缩缝
它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
断开上部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在建筑中设伸缩缝会给建筑平面及构造处理带来困难,不仅多用材料,也给施工增加复杂性。因此要采取其他措施减小温度收缩应力,而尽量避免用设置伸缩缝的办法。在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温度区段长度的建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设后浇带。混凝土早期收缩占总收缩的大部分,施工时把结构分为 -40 长的区段,各区段之间留出700-1000 宽的带,暂不浇混凝土,待大部分收缩完成后(不宜少于40d)再用比原结构强度高5~10 的微膨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补浇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2.在屋顶上采用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面结构的影响。
3.在高层建筑中,顶部数层和底部温度应力问题较严重,可在顶部数层和底部数层设置局部伸缩缝。
4.在温度应力较大的地方或对温度应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钢筋,如高层建筑中的外露现浇墙等。
(二)沉降缝
它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房屋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沉降裂缝一般发生在下述部位:
1)土层变化较大处;
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
3)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
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
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等。针对上述情况,在必要时须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在既需设置伸缩缝又需设置沉降缝时,伸缩缝应与沉降缝合并设置,以使整个房屋的缝数减少。其缝宽与地质条件和房屋的高度有关,一般不小于50mm,当房屋高度超过10m时,缝宽应不小于70mm。但是沉降缝会使基础构造复杂,特别在有地下室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因此,要尽量把高层部分和裙房部分的基础做成整体,不设沉降缝。一种方法是可采用桩基,桩支撑在基岩上;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经计算,沉降差在允许范围内。另一种方法可以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分开施工,两部分之间设后浇带,先施工高层部分,再施工低层部分,待主体完工,已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浇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连成整体基础。
(三)防震缝
在需要抗震设防的地区,如是不规则结构则需设防震缝,把建筑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我们应该调整建筑平、立面尺寸和刚度沿房屋平面和高度的分布,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避免设置防震缝。防震缝应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房屋类型等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完全分开。框架结构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当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5m、4m、3m和2m,宜加宽20mm。需抗震设防的建筑,其沉降缝和伸缩缝必须符合防震缝的宽度要求。
2021-06-07 13:31:47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