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e 2011-05-28 08:12:41 | 山东省 其他专业 | 406查看 5回答
请问以同向剪力墙为支座的框架梁怎样取支座的大小尺寸?
None
全部回答
(5)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
已采纳建议参照这个图集的做法: 根据08G101-11的51页:一端支座为平行剪力墙身时,按框架节点做法。 一段支座为垂直相交剪力墙时,梁高大于2倍墙厚时设计人会采取必要的措施(设置平行剪力墙、扶壁柱、暗柱、型钢),梁高不大于2倍墙厚时可按非框架梁的节点处理。 只要满足钢筋的设计锚固长度就可以了,支座长时,可以直锚。 梁的定义属性里的“锚固搭接”可以修改的
2011-05-28 09:20:53
-
梁的支座宽度,可以取墙厚。
2011-05-28 08:16:43
-
(一)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钢筋在剪力墙部位是进行直锚的
2011-05-28 08:13:48
-
你好:梁和墙是同向的,这时梁的支座就是按墙为支座,不是按墙边的暗柱为支座,在软件里梁只要画满洞口范围就是按梁的净跨加两个锚固长度计算的。施工现场也是这样做的。 与你画图有关,你只要画到暗柱的边缘就行了,也就是画满洞口范围。 处理方法一样,在墙中间不存在屋面框架梁。 网络太慢了,没有办法回答,如果还继续提问请加我这好友,在这里不回了。
2011-05-28 08:59:38
-
在墙上有暗柱的,就以暗柱设置为支座即可
2011-05-28 08:49:55
还有0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